工作不好找,只好在求職方式上花樣翻新。眼下,“微博求職”受大學生們熱捧,他們在自己的微博上發(fā)布個人求職信息,因為受140字的限制,短小精悍的“微簡歷”令人耳目一新。
“微簡歷”中活潑生動的網絡語言,擺脫了傳統(tǒng)簡歷的嚴肅刻板,讀來讓人忍俊不禁。同時,求職者可通過微博,與用人單位進行更便捷順暢的溝通。然而,作為網絡求職方式之一,“微簡歷”的真實性、有效性也面臨考驗,不少學生反映,微簡歷的求職命中率并不高。
“微簡歷”活潑“微招聘”生動
“吾90后,雙本科學歷,應試證書齊全,三年工作經歷,一年創(chuàng)業(yè)經歷。擅長:產品不好可設計,關系不好可協(xié)調,業(yè)績上不去可助力,遇到問題能解決,執(zhí)行學習能力強。愛好:國學、天文地理、琴棋書畫等,F(xiàn)廈門地區(qū)求一穩(wěn)定工作。要求不坑爹,能包羅萬象的開放性企業(yè)!
輸入關鍵詞“微簡歷”,就能找到各種版本的“微簡歷”,用詞包括“古文體”、“藍精靈體”、“TVB體”等各種時下流行的網絡用語!拔⒑啔v的語言更自由多樣,可以體現(xiàn)個人風格,想必這也是大家喜歡它的一個原因吧!睆B門大學嘉庚學院大四學生小陳說,很多同學認為這是一種好玩的求職方式,都樂于去嘗試。有時候發(fā)現(xiàn)其他同學寫得“很有才”的微簡歷,還會轉發(fā),大家互相比對、評論。
求職者用上“微簡歷”,用人單位也拋出“微招聘”。一家公司的招聘啟事這么寫:“哎呀呀,招人咯。愛文案,愛推廣,也愛創(chuàng)意橫生;懂時尚,懂品牌,也懂享受生活。我要一只不怕虎的牛犢,一枚活躍躍的文案,剛畢業(yè)神馬的最好了,有經驗的那就更合得來啦,待遇好說好說。親,XX品牌運營中心找的就是你哦,發(fā)簡歷吧!
這樣活潑生動的語言顯然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,不少應屆畢業(yè)生留言評論,更多學生紛紛轉發(fā)。
多數(shù)“微簡歷”石沉大海
通過微博求職,方便快捷,還能免去奔走之苦,看上去似乎很美。然而,未必每份工作都適合用微簡歷。
中國求職網對微博求職者的調查證實,通過微博求職成功率不到3%。通過“微簡歷”或“微招聘”,達成雙方初步的求職招聘意向是有可能的,但要成功入職,還是需要坐下來面談。
記者在微博搜索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大學生們發(fā)布的“微簡歷”很多,但得到回復的僅是少數(shù),多數(shù)“微簡歷”都是石沉大海。
“微簡歷”發(fā)布方便,但是信息的真實性卻有待考量。這也正是多數(shù)用人單位所顧慮的。目前,多數(shù)采用微博招聘的用人單位都只是把“微簡歷”篩選當作招聘的第一步,更多的還是通過更深入的溝通,包括筆試、面試等來決定是否要錄用求職者。
沒必要為吸引眼球夸大事實
廈門大學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劉艷杰認為,與傳統(tǒng)的求職方式比起來,微博求職有其優(yōu)勢,但并不能完全依賴。學生在運用新方式求職時,可以當作是多了一條選擇渠道,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此。而且,流行的不見得就是最好的。
劉艷杰說,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在進入高校招聘時,不再現(xiàn)場收簡歷,而是讓學生登錄企業(yè)網站進行網絡求職。她認為,這對學生在簡歷制作、應聘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。
“面對不同的工作,不能以一份簡歷應萬變。這種要求對‘微簡歷’來講也是一樣的。”目前,大學生“微簡歷”的寫作水平良莠不齊。劉艷杰認為,大學生應針對不同的用人單位撰寫不同版本的“微簡歷”。不過,有些工作是不適合用“微簡歷”求職的,比如建筑類的專業(yè),更看重的是求職者的作品!拔⒑啔v”能呈現(xiàn)的畢竟有限,求職者應選取更合適有效的方式。
對于“微簡歷”信息的真實性,劉艷杰相信,用人單位不會僅僅通過“微簡歷”來確定是否錄用應聘者。任何不實信息最終都會曝光,大學生沒必要為了吸引眼球,刻意夸大、過分美化事實。